第一百六十二章(1 / 2)

不过,好在,显然这位爷不是一般的人。他是惊讶了下,却是稍纵即逝,没有其他过激的表现。清冷的视线捕捉到了芳年眼中微微泛起的忍俊不禁,不由得清冽的声音再次响起,带了些命令:“继续!”虽然惊讶,却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他的惊讶,已经多数被最开始封建王朝灭亡,从事再无帝制王朝的事情已经磨砺了一番,喜形不于色。

“呵呵···!”芳年轻笑了下,眸子微敛,却是大致了解到了萧禛的底线。,气氛正好,这位爷显然有足够宽广的心胸,不介意包容她这一点儿小小的放肆,显然,有着这样一位上司,为这样的人做工作,芳年却是愿意的。没人愿意天天任劳任怨,伺候一个不将他放在眼里的上位者。

萧禛严谨自律,自矜持重,格局大气,胸襟宽广···能在这个时代,遇到这样一位上位者,能够接受她,让她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有了立足之地,重新拾起她所学到的,却是奔着更辉煌的目标,芳年不介意贡献自己的一点儿力量,作为回报他的知遇之恩,救命之恩。

“事情是这样的,李世民的晚年,纳了一位武氏才人,历史沉淀,我也不知道这位历史才人,是怎么和唐太宗备受宠爱的三子有了关联,在唐太宗去世之后,未生育子嗣的妃子却是都被放逐到感业寺为尼,她却是后来被登基的太宗三子李治接回宫中,从嫔妃一路扶摇直上,最终坐上了后位。

李治到了后期,身子多病,武氏本身就是太宗身边的侍书出身,从一开始的为李治读奏章,到代替李治书写批文,再到独自批阅奏章,不只是武氏的野心,还是李治的放纵,最终的结果,就是武氏干政,几次将自己的儿子废了又立,最终自己不甘心母后,登上了帝王之位,成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帝。

女主登基,改国号为大周,这里面也是有几番精彩,不过我不是学历史的,对此也就是一些基础的了解。后面就是武氏之孙不甘武氏有想把皇位传给武家人的念头,运转逼迫····政权更替,最终武则天崩逝之后,她之孙李隆基登基~!

不过,成也李隆基败也李隆基,唐太宗和则天女帝联手打下来的雄厚根基,开启了开元盛世。只是,李隆基显然登上帝位之后,松懈了?谁也说不上,唐朝风气开放到无语,据说是他抢了自己的自己的儿媳妇封了贵妃,自此三宫六院无颜色,杨氏独宠,后来节度使安禄山叛变····杨氏绞死马嵬坡前,大唐也就进入了衰败。

唐朝之后,各地节度使分裂出了五代十国,不到百年间,朝代此起彼伏,最后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宋。宋太祖赵匡胤兵家起家,建国后重文轻武,甚至是重文抑武,宋朝文官掌天下,俗话说,纸上谈兵终觉浅,成业文臣败也文臣,我不是当时的经历,当时的那些纷纷扰扰,也不是后来书本上简洁地那些字词能够能够概括得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