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荣耀(1 / 2)

相比较一母同胞的双生兄长沈培轩,早早订下了自己的路线,长兄选择了翰林出身,又恰逢时候,先是蒙君恩,七品修撰进入翰林院,而后更是流转之间,不过两三年的功夫,就已经把握良机晋升至五品编修,还谋上了近前侍读的好位置,简在军心····

沈家以清贵出身,只一个长兄便是已经足够,在君王面前刷完了存在感之后下去历练几年,就能跨过卡了众多官员一生的三四品关卡。早早地看清了现状,沈培轩早就做好了自己的打算安排,他并不适合和兄长一起留京,那么外任历练,是他最好的选择。

而外任历练,前三甲的名头无疑太过浪费,三榜进士如夫人的名头又太过难堪,二榜靠前的名声就已经很好,把握着度,沈培轩没有再等三年把握更多再参加科考,头年考了举人之后,次年春闱,悬念不大,稳稳的拿到了二榜十七的好成绩,对于他的打算已经足够足够。

他是打算外任的,外任除了需要足够的政绩,就是在任时间考评,早一年比浪费更多会更优越。放榜之后,琼林宴打马游街,繁华过后,沈家石家一起看着,纵然不说给沈培轩谋得多少便利,送到江南鱼米之乡,那里往往是纠葛的中心,一不留神,也就陷入他人的刀光剑影勾心斗角中。

特别那个时候,朝堂正在清缴原先结党营私的派系残余,缺不缺少的同时,也是要慎重选择。最后乘着当今太子监国后,改革田土,引进良种的试点工作,沈培轩看重良机谋了偏僻的东三省治下的一县之令,肩负着推广摊丁入亩,以及海外优选良种的推广工作的重任。

这个做好了,晋身功绩不缺,且还是实打实的。再加上,所选空缺距离边境线还远着呢,就是天比京都寒了些。到任后,沈培轩认真走访,细细探寻,合理安排,如今过了第一阶段的艰难,找了些头绪,工作开展还算顺利。

他去的时间正是夏收秋种的时间,正是良种推广的要求时间,按照当今派来的人员指引,统筹费心安排了良种推广,沈培轩并没有一次性冒进的让所有人所有田土都种上新引进的良种,那不现实。当地有当地的耕种习惯,不是说改变,就能全盘否认的。

沈培轩也是详细了解,仔细筹谋,才做下的排布,选择了两个镇子旗下的【配合庄子,让他们用中等下等田,甚至是鼓励开荒,种新种一年之内不收税,粮种可以用秋季的收获折算····合理排布,最终收获也是斐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