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盛景(1 / 2)

“在想什么呢?年儿,怎么发起了呆?”对于这样的喧闹繁华,萧禛除了有些对于大秦在他的治理下,有了太平盛世景象的宽慰外,倒是没有太大的感觉。最多的感觉还是,有了这样一个好机会能够和年儿携手同游。

也正是因为这样,萧禛的注意力一半留在关注沿路情况,防止芳年被人碰撞的同时,剩下一半的注意力,也都放在了芳年身上。芳年的神思飘远,萧禛自然也是第一个发现芳年走神的,顺着芳年的视线,他的视线,也看到了让芳年凝视的终点,那一串串红艳艳的物事,应该是叫糖葫芦!

“看糖葫芦啊,那可是我幼年最期待的好东西呢!”闻声回神,芳年收敛飘远的思绪,一转身,看到身边这人,因他而满溢的心,不由更是拂去了那些沉重,飞扬的悦然也映射到芳年的眼角眉梢,柔和的笑意呈现,婉转萦绕。

轻轻指了指吸引她注意力的那一处糖葫芦小贩,一如她记忆中的曾经,二三十岁的小贩手中拿着一个稻草扎的靶子,上面一圈圈插满了红艳艳的糖葫芦,红艳艳亮晶晶的颜色,诱人至极,淡淡的香甜弥漫,引得馋嘴的孩童相继围绕,缠着家里的大人给他们买。难得元宵佳节,糖葫芦也就几个铜板一串,不少大人只要家里不是揭不开锅,基本上都会满足年幼的孩子的愿望,给他们买上至少一串糖葫芦,区别就是有些家境的孩子人手一串,困难些的几个孩子分食一串的也是少之又少。

“大秦如今由你接手,看着元宵灯会的繁华,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其实百姓也很简单呢,你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就发自内心的拥戴你!”芳年轻轻地感叹道,因着前后都有人护着,隔开了拥挤的人流,芳年低低的话语,也就少了些忌讳。想着方才城楼下的山呼,那些百姓发自内心的崇敬,都是这个男人的付出回报。

“相较于那个标准,还差得远呢,这里是京都罢了!”那个标准,自然是芳年曾经那个时代的标准,由此也可以见得,萧禛的目标,是多么远大。在他看来,他的付出改进,若是连精盾都不能出现太平盛世的景象,那何谈其他更远一些的地方,而现在,还是有很多地方,有人吃不饱穿不暖,吃饭生存都是问题,差得远着呢!

就像在他不知道的曾经,那两三个铜板一串的糖葫芦,那样简陋的东西,都曾经是幼年的年儿的期盼,真得是让他心疼万分!哪怕他现在能为年儿提供这世间最好的一切,也无法弥补,年儿曾经的经历苦痛!

只是,萧禛却是忽略了,若不是有那样的苦难磨砺,有那样的经历,也不会造就如今海阔天空后的芳年。若是在最初就是这样教养的环境养出来的芳年,单纯的如同一张白纸,说好听点儿是单纯,说难听点儿就是白痴,那样的纯真太过脆弱,根本无法与历经沧桑转世的萧禛思想同步,哪怕是有着穿越的经历,也无法吸引到萧禛为之倾心心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