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上海(一)(1 / 2)

这时的火车还是老式的,行进速度实在令尹晓乍舌,比起后世来慢了何止一倍,动车组都还未开通更别说和谐号磁悬浮急速列车了。在车厢行驶过程不时生的哐当声中一天两夜后,尹晓一家到达上海火车站,这时已是他们离家后的第三天。

上海火车站始建于1908年,1909年落成。现上海站建于1987年,由原上海东站改建而成。这个车站是上海客流量最大的火车站,也是上海轨道交通的站名,上海市民通常称之为“新客站”,以区别老的上海火车站(即老北站)。

火车靠站后,尹爸拿着行李,尹妈一手抱着尹晓,一手拉着尹爸的衣摆防止走散,一家人随着拥挤的人群步下火车。到上海了啊,这里已是上海了。挤在川流的人群中,被尹妈抱在怀里的尹晓看向远方,双眼渐渐迷茫无神,陷入前世的回忆中。

上海这个城市对尹晓来说熟悉又陌生,在彷佛已经遥远的前世,幼时的她未知国家都在哪里,便先听说上海在个城市名了。那时因为家境不好,迫于生活,极为恋家的爸爸无奈的选择外出打工,他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上海。上海这个城市名几乎贯穿了她的童年记忆。那时的她很幼稚,身为孩子的她就是在听着过年才回来一趟的爸爸的诉说猜测上海的模样中渐渐长大的。记得年幼时爸爸曾把她弟弟带去上海月余,回来的弟弟胖了一小圈,在弟弟的炫耀中,上海在尹晓年幼的心理与好吃的画上等号。后来,尹晓大了,上学了,又从书上了解到一个与她年幼时的印象完全不同的上海。不上学后,尹晓外出的第一站还是上海,这样的经历让上海对她来说成了是耳熟能详的存在,在她心中有着不可磨灭的痕迹。然而,身在上海却没去仔细了解过上海,让上海对她来说也是陌生的。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了解,尹晓大都是从书上得来的,因为大脑的变异,她还记得清清楚楚。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上海的简称就由此而来。

在上学期间,最令尹晓觉得好玩的地方就是据说上海的前身其实就是一个低洼贫瘠的小渔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