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善与信(1 / 2)

第三十八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

……

本就是的缘分一场而已,失去了内丹的溡涳仰躺在大石头上,看着枕在自己肚腩上那只少年非少年、孩童非孩童的千年树精。

细腻的鼾声传入溡涳的耳蜗,竟是如此祥和细腻。

何夜无月,何湖无瑕,空余情,流落似萤,抓之不住,望之生叹。

失去的内丹的魑魅、魍魉,弱小但身具天地精华之所在,本是山林精怪所需之不二良药。可是……

这个千年树妖竟放过了蕴含着千年以上日月精华的溡涳。

真是不可思议,然,有不出所料。

人之初,性本善。

不知从何时开始吟诵至今的《三字经》已是家喻户晓,其所述,虽不能一概而论,却符合人们一贯所思、所想、所觉。

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物、特定的事情总是能培养出特定的人,即使有例外,那也只是在某些不经意间让孩童所接触到了预料之外的事情所造成的。

就像是家里的父母在对亲戚或上司撒谎之时,却被孩童不经意间记了下来,本是生活所需的技能,在孩子这里却变成了他成为诈骗犯的一个契机。因材施教,对万物略有涉猎,明确正义与非,方才大器初成。

接受溡涳所取名“木辰”之千年树精,千年以来,自它受天地灵气滋养,懵懵懂懂之时便于少小离家之溡涳相伴。

长此以往,耳融目染。习之溡涳,学之溡涳,触之溡涳,见之溡涳,闻之溡涳,且千年间与溡涳相伴,未曾相离。不经意间,树精木辰也养成了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出自北齐?刘昼《刘子?大质》)等在世间凡人看来高风亮节之气魄。

是为善,故此情之所至,不忍再为一己私欲而夺溡涳之躯。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山高月小,岁月堂堂留不住。此世何时是了,算不满,故人一笑,我纵有千言万语,却无言,为你倾尽力,石上憩,独不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