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第 231 章(1 / 2)

荣华记 妙妙周 655 字 2022-12-08

百分之三十以上或二十四小时, 嗯“因他们都不通治河水文。”“黄河还是得看漕运。”顾长清与苏问弦同时开口, 两人互看了一眼。

顾长清面色凝重,“不仅如此,黄河的根子说到底还在漕运上,治河者向来只在漕艘经行之地尽力, 以‘治黄保漕’为要, 又要引黄河水济运河, 如此怎能治河?漕运大弊,妨碍河工。”

傅云天道, “可漕粮北运是我朝的要务,这两者难道就不能并存?再者, 也不能走海运呐, 海运风险高昂,在太宗时期就已经被禁,不是么。”

顾长清摇头,苏问弦看一眼若有所思的宁祯扬,“也不一定, 只是现在咱们没想到万全之策。不过话说回来,我们几个在这里指点江山也没用, 一切还是要看圣上的意思。”

宁祯扬缓缓点头, “的确……提及漕运,倒让我想到了平江伯府, 他们家老祖宗做了总漕十五年, 何等风光……可这一代却在为何人承嗣争得你死我活——陈宣与他叔叔互下绊子, 闹得不可开交……眼下他叔叔上京钻营请封,他却耐住性子留守江南。”

苏问弦微笑道,“陈宣虽还没上京,胜算亦不小。这伯府的归属,也就在一两年里便可见分晓。”

宁祯扬点头称是。

顾长清神色无波,独自思索,不发一言。

平江伯府是诸位贵勋里顶尖的那几个,当初太宗命平江伯改海运为漕运,平江伯鞠躬尽瘁,立下汗马功劳,官至漕运总督,贵不可言。

十年前平江伯病逝,没来得及为年仅十一岁的嫡孙陈宣请封袭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