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天水开战(1 / 2)

三国寇封传 寇扬 1744 字 1个月前

归尘派的人被寇封的雌雄双剑所杀,那里面信息就多了,寇封是为何杀二人,徐晃他们和寇封之间有什么联系,寇封曾经击败过徐晃,若是寇封再次出手,徐晃又怎么可以全身而退?寇封会不会是故意放走徐晃?

曹丕很像他的父亲,他很多疑,从徐晃的功绩上说,他完全相信徐晃,但是归尘派的人死了,死在了寇封的剑下,而这三个人拒史阿所说,是史阿派去保护徐晃的,这更让曹丕生气,在没想好怎么问徐晃之前,他一定不会去见徐晃。

徐晃终究还是见到了曹丕,因为和他一起来的是夏侯霸,夏侯霸是曹丕的堂弟,二人关系本就不错,在加上夏侯霸的母亲日日来宫中哭诉,他的丈夫战死,如今他的儿子被赶了回来,陛下还不见他,她觉得自己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

夏侯霸的母亲这一哭二闹三上吊,把宫中的女眷们各个弄得是焦头烂额,尤其是曹丕的母亲卞夫人是首当其冲,无奈之下,卞夫人只好求曹丕见一见夏侯霸。

曹丕没有想到,徐晃将和寇封见面的事情一字不差的告诉告诉了他,而后提出了辞官的要求,同意徐晃请辞的曹丕觉得有些对不住这位老将,便出言询问道“徐爱卿,临行之前,再和朕说说,西北的战事,你有何看法。”

“末将的看法早再退守安定之时便递给陛下了,这种看法如今也没有变。”徐晃郑重其事的说道

“什么?你递了奏折?”曹丕对徐晃递奏折的事情一点印象也没有,西北的战事是他最关心的,尤其是主将徐晃的奏报,如果他看过,一定不会忘记,曹丕隐约猜到了其中的拟端,一丝不好的情绪涌上了曹丕的心头,他阴着脸说道“来人,传王朗、钟繇、华歆、陈群四人马上来见朕。”

已经辞行的徐晃此刻战战兢兢的站在大殿之内,这便是天子之怒吗,他不知道曹丕因为什么生气,但是他知道曹丕生气了,而且曹丕有杀气,帝王的杀气比战场上的杀气还要浓郁。

片刻之后,四人来到了曹丕的殿内,战战兢兢的跪倒在地,传林的黄门都是人精,他们自是会将曹丕的状态和生气的原因告诉这些大臣。

“何人扣押了徐将军的奏报!”曹丕直接询问道

“西北战报皆由尚书令陈群大人和太尉钟繇大人共同拟定意见后由陛下决断。”王朗出言道,算是将他和华歆脱了干系。

“你二人可见过徐晃将军的退守安定后的奏报?”曹丕又问道

二人沉思良久,皆是摇头,西北战事,是军国大事,曹丕明令,大小战报他必须亲自查阅,但凡二人看过,定不会随便处置。

“陈群,尚书省由你负责,明日早朝之前,我要看到徐将军的奏报,我看你们尚书省的人胆子是越来越大了!”曹丕说完便示意众人离开。

既然连陈群都没有看见,那便只能朝着陈群麾下的尚书省去查了,曹丕此刻有种被人蒙蔽的感觉,他很生气,若不是陈群掌管尚书省,他绝不会给这个机会,陈群毕竟是他的心腹,若是此事和陈群没有什么关系,他准备悄悄了结此事。

而远在天水的司马懿,此刻却是感觉到一阵心惊肉跳。

徐晃的战报的事情,司马懿不知道,但是和他有关系,这件事是他的长子司马师悄悄的做的,司马师如今供职于尚书省,他知道父亲在争取大将之位,所以对西北的战事格外关心,凡事西北来的奏报,他一定会看,那日他看到了徐晃的奏报,觉得徐晃说的很有道理,而挡在他的父亲面前的就是徐晃,便悄悄压下了奏报,待他父亲达到长安后,悄悄询问了他父亲对西北战事的看法,他父亲所言和徐晃一般无二,在他看来,陛下若是看到徐晃的这个奏报,他的父亲便再无机会了,于是便自作主张的将这封奏报烧毁了。

在陈群的追查下,事情指向了陈群麾下处理军报的孙礼,孙礼拿出了他收发奏报的清单,证明他也没有见到这份奏报,但是他收发奏报前日,尚书省确实收到了这封奏报,而且写的很清楚,交孙礼处理。

事情变的扑朔迷离起来,已经知道消息了的司马师在家是瑞瑞不安,无奈之下,司马师向他的母亲张春华坦言了此事,张春华自是护子心切,此女也不愧是女中豪杰,张春华曾救下孙礼的一名下属,郭林的一家,此子素来要忠义,常思报恩,苦于没有机会,张春华一说此事,此子自是跪倒在地,愿意承担此事,只求张春华可以照顾好自己的家人。

一来曹丕不想将换将的事情闹大,二来他有心要保陈群,待到郭林人头落地以后,此事便不了了之,曹丕让徐晃就在许昌静养,将他儿子徐盖封至河北,镇守一方,算是给了徐晃一个交代,而夏侯霸却以不听司马懿将令为由,罚他闭门思过,读书练武,没有诏令,不得出门。

此事虽然看似平定了,但是朝中大臣却是多有耳闻,曹操麾下旧部,对曹丕的处理是颇有微词,这是后话。

远在天水的司马懿并不知道这件事,等他知道此事时,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无论是张春华还是司马师,除了当面,绝对不敢通过书信谈论此事。

不知道此事的司马懿依旧是一肚子火气,郭淮遇到的人物不简单,这是他此刻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情,郭淮先是改道,结果再次被阻击,而后是分兵三路,依旧是被阻击,汉军的这个将领,将郭淮的大军钉在了河的东岸动惮不得,如同他将汉军钉在天水城一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