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天下交给谁合适(1 / 2)

这个杨氏,指的是被武安侯府老夫人逐出府的大夫人。贤妃知道姑母十分信任这个杨氏,虽然在她看来那个女人也只是会些医术,别的本事一概没有,枉自生了个嫡长子,却被一个小辈算计得赶出了家门。

还有她那儿媳妇小杨氏,嫁给儿子五年了,至今都没能生出儿子。好容易今年怀了个有可能是个男胎,去齐王府一趟还把孩子流掉了。

也是废物一个。

想起那个孩子,她就更恨。

虽然皇上已经对这事儿有了处置,全都归咎于齐王府。但当日之事还有别的说法,说是师心怡推到秦王妃才致使了落胎。

无风不起浪。

贤妃虽不那么聪明,但好歹在宫里呆了二十多年,基本的心机还是有的。若此事纯属谣传,那为何杨氏那么着急的把自己亲生女儿给赶了出去?

思及此,她便忍不住说道:“姑母,您见她干嘛啊?上次师心怡害得止璇没了孩子,杨氏心知肚明却包庇她,根本就是没将您放在眼里…”

“闭嘴!”

太后眼神转冷。

当日之事她自然清楚前因后果,初始也是震怒非常,冷静下来后,她也支持孙媳妇的做法。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舍弃一个孩子,能扳倒齐王,还能让杨家更忠心,两全其美。只是她的孙子不能白死,总归得给杨氏一个教训。

杨氏很聪明,不等她派人去敲打,就自行将女儿赶走,也算有诚意。

多事之秋,正是用人之际,她自然不会再咄咄逼人。因为只有证明师心怡与此事全然无关,才能坐实齐王的罪名。

太后默认了当日皇上的处置,自然就代表对当日之事不再追究。当然,她也提醒过这个眼皮子浅的侄女儿。

贤妃诸多怨言,但是已成定局,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今日大难临头,太后想方设法的要给孙子平冤,她这个当娘的居然还在为那些个陈年往事斤斤计较,简直愚蠢至极!

“哀家再说一次,当日之事,不许再提!”

贤妃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在姑母强势的目光下将满腔怨言吞了下去。

“是。”

“哀家累了,你回去吧。”

贤妃起身,“臣妾告退。”

……

翌日,便召见了杨氏。

贵族门阀向来是不分家的,这是不成文的规矩。所以当初武安侯府大房搬离出府,在贵族圈里倒是闹了好一阵的笑话。

师远修是个没心气儿的,老婆媳妇犯了错,被赶出了门,他也没脸向老母亲求情。杨氏城府深,对左邻右舍的嘲笑充耳不闻。师良更是一心只读圣贤书,旁的一概不理会。时间一久,街坊四邻的闲言碎语也就淡了下去。

后来师心怡又被杨家退亲,其中有什么内幕,贵族圈子里也有不同的版本。

闺秀们心中装的是陌上枝头少年郎,一腔春水付东流。但这种事也只是背地里当笑话说一说罢了,想当面奚落一番,但师心怡已经因‘被退婚羞愧,自觉没脸见人’而离开京城。当事人都不在了,杨氏又一贯低调,也不怎么与那些贵妇们走动,碎嘴的女人们得不到当事人的回应,也就渐渐的兴致缺缺。

只不过师家出的女儿,还真是一个个都不得了。

这才半年的功夫,师家的女儿,连同上一辈的姑奶奶师挽君在内,都先后在谣言的风浪里翻滚过。

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挽心殿。

“姑娘,太后召见了杨氏。”

秋杏向主子禀报着最新消息。

太子被幽禁后,皇后在皇上面前没闹出结果,也不想被后宫妃子们看了笑话去,索性免了各宫妃嫔的晨昏定省。就连她最看不顺眼的挽妃师挽君,也懒得再折腾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